时间:2017-10-18 阅读人数:
集美新城作为全市首个崛起的岛外新城,经过7年多的建设发展,已聚集了丰富的产业业态,完成了从一张白纸到魅力新城的蜕变。 立足区域高起点规划、交通便利和高校集中等优势,集美新城加快聚集产业要素,重点发展软件信息、总部经济、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新兴产业。如今的集美新城,正朝着“十年集聚成城”的目标努力,加快产、城、学、人深度融合,打造宜居宜业的区域创新中心和跨岛发展新样本。
集美新城不仅是一个高楼林立的新兴城市中心,更是一个散发着创业魅力的活力之城。在集美新城集美北大道北侧的软件园三期内,一家拥有百余项国家专利的安防科技企业——罗普特(厦门)科技集团正在建设一个用地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科技园,建成后,这个科技园将作为安全产业的研发基地,进行图像、云计算、人工智能的研究和产品开发。
距离这个科技园不远,在混合生物识别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颇有建树的领军企业——厦门中控智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建设的全球应用软件开发及技术支持中心已经基本完成桩基施工,预计明年投入使用。未来,数千名全球顶尖的研发人才都将聚集在这里,用他们的智慧头脑创造百亿级别的产值。
“海西硅谷”成为创新创业热土
产业聚集,价值涌动。作为集美新城最重要的产业载体之一,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被誉为“海西硅谷”的软件园就落户在集美新城,目前已涌入以罗普特、中控智慧以及咪咕动漫、中国数码港、雅马哈研发中心、吉比特等为代表的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近600家,超过1万名员工在这片热土上创新创业,形成厦门经济新的增长点。今年1月至8月,软件园三期实现营收72.3亿元,同比增长78.6%。
在软件园三期不远处的集美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262米高的岛外第一高楼格外醒目,这里是集总部办公、商贸、研发结算中心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商务营运中心,也是集美新城人气、商气最“热”的区域。
精彩文化活动全年不间断
全球最大的室内马戏表演场馆、厦门首家保利剧院、独具特色的航空航天主题科技馆、观众席会“跑”的山水实景演出……这些“高大上”的文化演艺设施,正在集美新城一一成为现实。随着灵玲国际马戏城、嘉庚剧院、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等项目的投用、建设,集美新城的文化演艺业态已初具规模。
结合城市演艺中心的打造,集美新城持续引进集美新城荧光夜跑、集美·阿尔勒摄影季、厦门(集美)草莓音乐节、世界气球艺术节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几乎全年不间断的精彩文化活动,带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新增长。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在新城举办的世界气球艺术节再次成为全城热点,仅5天时间就吸引游客7.5万人次。整个国庆期间,集美全区旅游接待人数和总收入也首次跃居全市第二,分别达到116.63万人次、5.87亿元。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一个个产业项目的落地,不仅形成了集聚效应,更为集美新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未来,集美新城将以打造区域创新中心为己任,加快集聚创新资源,以产业引领新城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区域创新中心和跨岛发展新样本。
【数说这五年】
1200亿元
集美新城2010年启动建设,到去年底,7年开发累计完成固投超过1200亿元。2017年集美新城全年计划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1-9月完成投资149.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99.7%。
551亿元
在集美新城建设加快、新兴产业崛起等因素的有力带动下,2016年集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1亿元,增长8.7%,增幅位列全市第一。其中,第三产业全年实现281亿元,增长11.0%,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1000万人次
2016年,集美全区旅游人次首次突破 1000 万人次,同比增长 58.41%,其中位于集美新城的灵玲国际马戏城、厦门老院子等新兴景区功不可没。
10266人
截至今年9月底,软件园三期招商企业共1339家,入驻经营企业593家,员工达10266人,首次破万。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目前通过入园审核企业185家,销售面积25.41万平方米,已入驻企业483家,入驻率85.01%。
【专访】
厦门中控智慧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符凤芝
公司“智慧大脑”
落户软件园三期
软件园三期B02幢20层办公室视野极好,半年前从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公司调到厦门的符凤芝对眼前的这一片风景已经十分熟悉。
中控智慧是一家从事混合生物识别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新企业,无论是面部、指纹识别还是更前沿的掌静脉、指静脉识别的门禁、安检系统,都是这家公司的产品。现在,中控智慧在全球有近40家分、子公司,26家海外分支机构,在美国硅谷也有他们的办公室。
今年1月,这家日益壮大的、前景颇被看好的企业把厦门公司搬来软件园三期。“软件园三期的空间更大、优惠政策多,周围又是高校聚集地,对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符凤芝说,搬到软件园三期后,厦门公司已经从以前一个普通的软件基地升级为集团的软件总部,员工数也从100多人迅速增至400多人。
和符凤芝一样,越来越多原先在其他城市的高级人才进驻软件园三期的办公室,整整三层的办公空间很快就被坐满。就在距离B02幢不远,一栋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独立研发楼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明年六七月份投入使用,届时将作为这家公司全球的“智慧大脑”,即全球应用软件开发及技术支持中心,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研发和管理人才。
“软三前景很好,我们很多客户企业也都搬来集美。各项配套也在逐渐完善之中,我们公司已有100多名员工住进了租金优惠的人才公寓。等地铁1号线开通后,地铁站就在公司楼下,员工进出岛会更便利。”符凤芝说,市、区政府在服务企业方面很务实也很给力,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之前因为公司附近公交站在建,不少员工从人才公寓到公司上班没有直达公交,较为不便。就在企业跟政府反映这个问题后的一个月,有关方面就协调开通了从公寓到公司的临时大巴。
从公司楼下只有一间餐厅到餐饮店越来越丰富、还配备了食堂,符凤芝和其他同事一样,亲历着软三的“升级”。当然,他们也希望软三这个“大家庭”的周边配套能够加快完善,比如引进大型超市、电影院等,满足白领们工作之余的生活需求。
【记者手记】
筑良巢
引凤栖
就在前几天,市委领导专门带队到集美新城的软件园三期视察住房保障工作。按照规划,面积10倍于软件园二期的软件园三期全部投用后, 预计将吸纳15万产业人口。要让人才留下来,完善产业园区的住房配套成了一项迫切任务。
仅仅在集美新城,专门面向企业员工开放的“人才公寓”就已经建成了2000多套,已经入住的就有1300多套。这些配备齐全的公寓分为商务型、酒店式、经济型等不同档次,但均可“拎包入住”,且位于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软件园三期等集美新城的“核心地段”。集美区还在西亭安置房、园博公寓等片区规划了5200多套人才公寓,为集聚人才保障安居乐业打下坚实基础。
集美新城不仅是产业发展高地,也是人才汇聚的乐土。像符凤芝一样,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来到集美新城工作、居住,被寄予厚望的集美新城也加快了聚人气、强配套的脚步。
筑良巢,引凤栖。去年开始,包括软件园三期在内的新城启动了“创新城区”的打造,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配套功能较完善”的“15分钟创新生活圈”。电影院、咖啡厅、健身馆、食堂、众创沙龙、路演大厅……这些配套设施陆续进驻新城,全方位照顾人才的各种实际需求。在软件园三期,还配套了汇集政务服务、园区服务、企业服务的“创+驿站”,集成近100项政府委托业务,为员工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办事“最多跑一趟”。
立足“产城学人”融合,集美新城高起点规划交通、医疗、教育等城市硬件,并不断完善产业项目引进、金融、产学研对接等方面的政策和服务。围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集美加大力度实施“聚贤集美”人才计划,真正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与核心要素,为集美新城打造区域创新中心、跨岛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文/本报记者 应洁 林桂桢
通讯员 江燕青
(来源:厦门日报)